百色文史第一輯(三)

www.gxbszx.gov.cn

2011-05-27 16:00 閱讀:211056次 作者:羅名斯 編輯: 來源:百色政協網

百色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建立與發展紀略

莫亞人

百色市人民政府前身為百色行政區專員公署、百色地區行政公署。1949年12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三十八軍一五一師解放百色城。1949年12月11日,中共廣西省委決定,1950年1月3日,中共中央中南局批準,1月8日中共廣西省委組織部通知,建立廣西省人民政府百色行政區專員公署。中旬,百色行政專員公署正式成立,駐地百色城,屬廣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隸屬省人民政府領導。專員、副專員由南下大軍領導和桂西遊擊隊領導組成,省委任命覃士冕為首任專員,姚冕光任副專員,因覃士冕未到任,1月下旬省委委派覃延年任專員,1951年9月,覃延年調離,省委委派區鎮任專員。百色專員公署成立後,內設秘書室、民政科、建設科、財政科、實業科、文教科、公安處、稅務局、糧食局等工作機構,下轄百色、田陽、田東、萬岡、東蘭、鳳山、凌雲、樂業、田西、西隆、西林、向都等12個縣人民政府。百色專員公署在解放初期的主要任務是:發動群眾進行剿匪反霸,發展生產,支援前線,建立縣、區、鄉各級人民政府。

1952年12月,桂西壯族自治區成立。次年3月6日,廣西省人民政府通知,百色專員公署屬桂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1953年10月20日,桂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通知,從11月1日起,改百色專員公署的稱謂為“桂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百色專員公署”,各縣人民政府加冠為“桂西壯族自治區XX縣人民政府”。1956年3月6日,桂西壯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成立,撤銷桂西壯族自治區,3月13日,桂西壯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通知百色專員公署改稱為“桂西壯族自治州百色地區工作委員會”,專員改稱主任。1958年1月,國務院決定撤銷桂西壯族自治州,1月31日,廣西省人民委員會發出通知,撤銷桂西壯族自治州百色地區工作委員會,成立廣西省百色專員公署,直接受省人民委員會領導。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3月15日,廣西省百色專員公署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專員公署,這一稱謂一直沿用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暴發。在這期間,區鎮、周書芳、黃克勤、趙世同、覃展等先後任專員(主任),姚冕光、黃克勤、吳建初、肖雷、黃寶山、董德仁、武振弟、崔樹芝、田永春、羅啟春、韓開祥、覃展、李一民、黃小林、郜作勝等先後任副專員(副主任)。專員公署的內設機構歷數變更,到1966年有33個工作機構。下轄人民政府的變更情況是:1951年1月,平治、果德、鎮結三縣劃歸百色專區管轄;同年6月,劃天保、敬德、靖西、鎮邊縣劃歸百色專區管轄,將向都、鎮結兩縣劃歸龍州專區,撤銷萬岡縣;8月,敬德、天保縣合並為德保縣,凌雲、樂業縣合並為凌樂縣,平治、果德縣合並為平果縣,田西縣改稱田林縣,西隆縣改稱隆林縣,撤銷西林縣。1955年2月,設立巴馬縣,鎮邊縣改稱睦邊縣。1961年恢復建立凌雲縣、樂業縣、西林縣。1965年,睦邊縣改稱那坡縣,8月東蘭、鳳山、巴馬劃歸河池專區管轄。至此,百色專員公署下轄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德保、靖西、那坡、凌雲、樂業、田林、隆林、西林等12個縣。

“文化大革命”十年,百色地區的各級政府受到很大的沖擊。1966年5月至1967年1月,百色專員公署仍行使職權。1967年1月28日,專員公署被“造反派”奪權,在此前後各縣人民委員會也先後被奪權,各級人民政府癱瘓,社會陷入無政府狀態。3月5日,百色軍分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成立,負責全專區革命和生產工作。1968年3月20日,經過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批準,百色專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蘇毅堅任主任,覃展任第一副主任,張吉亭、馬扶增、張平任副主任。革命委員會取代瞭黨政職權,“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隨即終止。1971年11月22日,根據自治區黨委通知,百色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稱百色地區革命委員會。百色專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前後,各縣革命委員會也先後成立,行使縣黨政職權。專區革命委員會成立時,內設辦公室、政治部、生產指揮部、保衛部(簡稱“一室三部”),行使黨政工作機構職權。1969年12月,“一室三部”改稱辦事組、政治工作組、生產指揮組、人民保衛組(簡稱四大組)。1973年10月,根據自治區黨委指示,撤銷四大組,成立地區革命委員會各部、委、辦、局等工作機構,到1976年10月,地區革命委員會內設34個工作機構。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人變動情況是:1975年2月,自治區黨委任命鄭少東為主任,免去蘇毅堅主任職務;侯超、劉興勝、管世新、姚康成、陳德華、鐘楓、曹仲元、任謙、鄭少東、劉一禎、武振民、韋永甫、 ?壯存等先後任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地區革命委員會繼續行使職權。1977年11月,自治區黨委任命杜晶一為主任,鄭少東調離,此時有副主任覃展、陳德華、劉一禎、武振民、寧輝教等5人。1978年5月,自治區黨委決定設立百色地區行政公署,地區革命委員會終止,並任命百色地區行政公署正副專員:韋永甫任專員,黃寶山、侯集雲、廖原、馬玉林任副專員。1979年11月15日啟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行政公署”印章,革命委員會印章同時停止使用。恢復建立行政公署後,領導人多次變動:1979年11月韋永甫病故,1980年1月自治區黨委任命黃保堯任專員,此後,陶愛英、李兆焯、李克、孫瑜、馬飚、梁春祿等先後任專員,黃寶山、侯集雲、廖原、馬玉林、高文林、黃志剛(未到職)、李凡、伍尚信、羅茂柑、麼鳴歧、梁世超、李進傑、張騰、張傢蔚、蔣龍、藏漢澄、黃燦、黃錫南、韋宣仁、李克、韓行鵬、覃彥瑞(未到職)、彭祖意、丁曉良(掛職)、馮國禎(掛職)、農福田、盧新貴、王世光、謝日亮、孫瑜、潘慧、文明、石衛武、毛裕玲、楊偉林、劉侃、劉先明、何朝建等先後任副專員。行政公署內設的工作機構隨事業的發展和機構改革的需要而增減,到2002年有50多個,下轄12個縣(市)人民政府不變。

2002年撤地建市,成立百色市人民政府,百色地區行政公署終止。2002年6月,國務院批準撤銷百色地區,設立地級百色市,管轄區域不變。隨後,經自治區黨委批準,成立百色地區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發出百色地區撤地設市籌建工作指導方案,7月成立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工作小組。經幾個月緊張籌備,10月29日至31日,百色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百色召開,到會代表376人。大會聽取梁春祿代表百色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作的工作報告,選舉百色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梁春祿當選市長,石衛武、楊偉林、劉侃、姚美蘭、劉先明、何朝建、高雲龍當選副市長。11月1日,百色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辦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會期間,市政府領導人變動情況是:2004年6月,梁春祿調任市委書記,劉志勇任代市長,2005年1月當選市長;2004年6月,石衛武調任市委副書記,楊偉林調自治區工作,增補王健為副市長。市政府成立後,為瞭加強城市建設,增設裁減一些工作機構,到2005仍有50多個工作機構;市政府下轄12個縣、1個區(原縣級百色市改為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政府。

百色市政協建立與發展紀略

謝昌緊

百色市政協的前身為“政協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聯絡處”,其建立與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1989年至1996年3月,為“政協聯絡處”時期。第二階段,即1996年4月至2002年10月,為“政協百色地區工作委員會”(簡稱“政協百色地區工委”)時期。第三階段,即2002年10月至今,為“政協百色市第一屆油煙靜電機委員會”的新時期。三個階段互相銜接,百色市政協不斷發展。

1988年1月23日,自治區政協六屆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瞭《關於在各地區設立政協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聯絡處的決定》,建立瞭地區一級的政協機構。1989年7月8日,設立瞭政協百色地區聯系處。其主要職責是協助自治區政協聯系住本地區的自治區政協委員,指導各縣(市)的政協工作。聯絡處為正廳級單位,李吐林為首任負責人(副主任),隨後, 蔣龍調任主任,李吐林繼續任副主任,梁世超、黃健衡先後任副主任。下設辦公室(正處級單位),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1996年3月29日,自治區政協七屆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瞭《關於設立自治區政協地區工作委員會的決定》,撤銷瞭自治區政協百色地區聯系處,設立瞭自治區政協百色地區工作委員會,相繼任命瞭工委組成人員,並於1997年1月9日下發經自治區政協七屆常委會第21次通過的《政協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作委員會地區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明確地區工委的八項任務。1997年7月2日,中共百色地委百發[1997]35號文件批準瞭《政協百色地區工作委員會機關機構改革方案》,工委機關設立瞭辦公室、提案法制處、經濟科技處3個辦事機構,並任命瞭辦事機構負責人,至此,地區政協工作委員會的組建和工委機關機構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工委期間,蔣龍、盧新貴先後任主任,李吐林、梁世超、黃建衡、覃磊、湯年通、黃宗邦先後任副主任。

2002年6月國務院以國函[2002]47號文件批復同意撤銷百色地區,設立地級百色市,自治區黨委以桂委會[2002]100號文件《關於成立百色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瞭百色地區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區黨委辦公廳印發《百色地區撤地設市籌建工作指導方案》(桂辦發[2002]26號),對百色撤地設市工作作出瞭原則性的指導。中共百色地委於2002年7月18日,以百辦發[2002]82號《中共百色地委辦公室,百色地區行署辦公室關於印發百色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工作組成員名單及工作職責的通知》,決定成立“百色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並在辦公室下設立11個工作小組,其中第4小組是“政協會籌備組”。政協會籌備組是百色撤地設市工作的一個辦事機構,是專門負責籌備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建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的工作機構。其成組人員是:組長,盧新貴(時任政協百色地區工委主任)、黃華寬(時任中共百色地委副書記);副組長,吳宇雄、覃磊、湯年通、黃宗邦;成員,黃保算、黃文勇、段春桃、劉賢忠。工作組設立辦公室,負責日常具體工作。辦公室人員有:黃保算(主任)、謝昌緊(副主任,抓具體工作)、龔偉(成員)、黃志鋒(成員)。政協會籌備組在近3個月的時間裡,完成瞭大會所需要的文件材料,撰寫政協會的主報告,聯系推選瞭政協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委員298名。

2002年10月27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百色城召開。大會聽取瞭《中國人民政治商協會議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籌備工作情況報告》,討論通過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選舉產生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及其常務委員:主席:盧新貴,副主席:湯年通、黃桂寧、程洪升、黃碧功、韋啟良。秘書長:黃保算。常務委員:黃文勇、覃召實、黃建平、鐘振發、段春桃、林啟明、楊靜萍、劉先華、乃尚權、羅永曼、黃振東、鄭平、羅志發、蔡振權、周永堯、蔡文姬、凌耀忠、陸毅堅、劉運廣、潘炳業、黃建文、黃若倫、梁少生、羅華明、黃培森、林群英、黎定傑、謝偉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宣告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的成立。同時,會議還通過瞭政協百色市第一屆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的機構設置和負責人。百色市政協第一屆委員會設立一個辦公室、六個專委會。辦公室主任由大會選出的秘書長黃保算擔任;六個專委會是:提案委員會,主任:覃召實;經濟科技人口環保委員會,主任:鐘振發;教文醫衛體委員會,主任:黃文勇;民族宗教法制委員會,主任:黃建平;文史資料宣傳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謝昌緊;聯誼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尹益禮。一屆一次會議結束後,市政協黨組加強本會的自身建設,很快設置瞭辦公室和各專委會的工作機構。辦公室設置瞭政秘科和綜合科兩個工作科,每個專委會各設置一個工作科,總共8個工作科。同時,從市內各縣(區)、各單位選調一批優秀的年輕幹部充實到各工作科。至2004年11月止,共調來15位新同志(含1名正處級幹部,1名副處級幹部,2名司機),並任命瞭各科的負責人,至此,政協百色市第一委員會機關機構設置工作基本完成。

政協百色市第一委員會的成立及其機關機構設置工作的完成,使百色市政協工作步入瞭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從此,百色市政協工作開創瞭新局面。

茶馬古道營業用抽油煙機

凌經地 黃靜 樊金梅

中國西北部的絲綢之路早已名滿天下。而在中國大西南可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茶馬古道,卻鮮為人知。

專傢研究表明,茶馬古道的運行范圍在中國主要包括滇、桂、藏、川、黔等省。而通往國外則直接到達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和緬甸、越南、老撾、泰國,進一步還涉及到南亞、西南亞、東南亞的另外一些國傢。

茶馬古道主要分南、北兩路,南路穿過我市的田東、田陽、德保、靖西、那坡五縣,經雲南的富寧、昆明、大理、怒江、麗江,到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薩,再進入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國。從田東縣到德保縣的茶馬古道有兩條線路。一條在橫山寨百碼頭(現祥周鎮中平村)上岸,經田東縣祥周鎮的佈兵(今佈兵鄉)、民安、更蕊,田陽縣的定夜、康華、天陽,進入德保縣的那甲鄉。一條是繼續溯右江而上,在田陽縣的那坡鎮上岸,經永常、坡洪、新景,進入德保縣的那甲鄉。

專傢研究認為,茶馬古道南路形成於南宋時期。公元1126年,北宋滅亡,欽帝趙桓的侄子趙構逃過長江,建都杭州,是為高宗。趙傢王朝失去半壁江山之後,與金國隔江而治。江浙一帶盛產的絲綢、茶葉、瓷器,因金國的阻隔已不能繼續運抵渭河流域經河西走廊出口西域瞭,這些商品迫切需要一條新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南宋為瞭抵卸金國的入侵,需要重整軍備。馬匹是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裝備,這時候南宋已不能從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戰馬瞭,隻能在西南地區另辟新路。

江南的商品經洞庭、湘水、靈渠,下漓江、鬱江進入右江河道,用船運到橫山寨,再從橫山寨渡河,經德保、靖西、那坡(在靖西、那坡分別有支線進入越南)、雲南的富寧、昆明到達大理,再延伸到麗江,出緬甸、印度直至西亞,這些地方的馬匹和別的商品也經過這條線路運抵江南,這樣,南宋開辟瞭一條中國大西南的絲綢之路,即茶馬古道。貿易中心,商賈雲集,橫山寨因此崛起,興旺,繁榮,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茶馬大集。據史載,南宋朝廷每年要在橫山寨馬市購買戰馬1500匹至3500匹,加上民間的需求,橫山寨馬市每年馬匹的貿易量達4000匹之多。這些馬匹大都來自西南的大理、白杞、羅殿、特磨道等番國。這些番國用馬匹與南宋交換茶葉、絲綢、鹽巴、瓷器、銅器、書籍等商品。

在幾百年的時間裡,馬幫在這條商路上活動,茶葉以及其他商品,從一個商人轉到另一個商人手中,中國人、越南人、老撾人、緬甸人、印度人、波斯人等,轉瞭一站又一站,送到世界的另一邊。茶馬古道的商路網絡比絲綢之路更為繁密,是目前已知亞洲大陸歷史上最為龐大復雜的商業道路。

在田陽縣琴華村、雙達村、央律村一帶,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一隻母犀牛,常常帶著它心愛的小犀牛到這一帶的河邊喝水戲水,久而久之,沿途便留下瞭深深的腳印。對於這個傳說,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人們深信不疑。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編的《田陽縣志》中,也有這樣的記載:“犀牛蹄印,離城五十裡。隴琴鄉(今琴華鄉)馱谷村之左,洞宜村之右,兩山並峙。左洞清泉灣流,路中間大石上,有牛蹄印數十,形分大小,如子母相隨,絕非人工所能鑿刻,亦怪事也。相傳為犀牛蹄印。”

近年經考古專傢鑒定,這段留有數十個蹄印的石板路,不是一般的路,而是歷史上有名的茶馬古道中的一段。所謂的犀牛蹄印,其實是無數匹馱重物的馬經過這一路段時,無數次滑陷進同一地方後形成的深洞。

德保縣那甲鄉北部的黃泥坡上有一塊築路石碑。碑高約1.5米,寬約1米,厚20厘米。石碑頂端刻著“藍欽奎重修山路記略”9個篆體大字。碑的材料為堅固的黑色大理石,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字跡還相當清楚。碑文記載著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前後,時任鎮安知府藍欽奎主持對田陽縣那坡鎮至德保155裡古道進行全線維修的情況。

據德保縣志辦的同志介紹,在黃泥坡東面,那甲鄉定祿村頭的古道邊,一塊大石頭上刻有:“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署鎮安府督糧捕盜廳張岱大開山路碑記”,也是記錄這條古道的修築情況,距今已有319年。

在德保縣城附近的崇山峻嶺之中,隱藏著一段蜿蜒曲折的石板路。 這段石板路就是東起城關鎮漢龍村隴迷屯後面山坳,西至德保縣農資公司,全長1.75公裡,平均寬度3米的茶馬古道百粵坡路段。百粵坡東面山腳下的一塊山石上,鐫刻著“百粵坡”三個行楷大字,每字面積0.16平方米。

“百粵坡”古道的石板上的馬蹄印清晰可見。這些馬蹄印,大小幾乎一樣,一般都是三、四公分深。關於這些馬蹄印,曾經有人說這不是馬踩出來,而是人們為防止馬打滑,在石板上鑿出來的洞。但有關專傢經過實地考察,認為這種說法純屬荒唐,因為事先在平整的石板上鑿洞,等於給馬設下一個個陷阱。石板上的這些深洞,是在漫長的歲月裡,無數馱著重物的馬無數次地滑進同一地方形成的。

據德保縣志辦的同志介紹,相傳馬援征交趾(今越南)時,曾在今德保縣城屯兵,後由此西去交趾作戰,他們浩浩蕩蕩的鐵騎曾經過百粵坡。南宋時,北方的馬禁止南運,滇黔的馬年復一年地從這條古道直奔廣西第一馬市橫山賽。明朝初期,鎮安土知府岑天保每年領著數千役夫,趕著馬幫,風塵仆仆,運3000石大米,從這千裡古道,直赴貴州省普安衛進貢。

百粵坡坳口左邊屹立著一座烽火臺。烽火臺用一塊塊細鑿的方石砌成,石面蔓生著青苔,顯得很蒼老。臺高1.4米,臺面長寬各3米餘。烽火臺雖經千年風侵雨蝕,但還相當完好。

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靖西縣安德鎮,為北宋時期“南天國”的國都。900多年前,壯族農民起義首領儂智高在這裡建立瞭震驚北宋朝廷的“南天國”,他的英雄故事在我國西南邊陲傢喻戶曉。古鎮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歷史積淀的厚重,還因為山川雄奇,關隘險峻。在安德,還有一個雄踞鎮北的名關??照陽關。曾任鎮安知府的大詩人趙翼有一首寫照陽關的詩:“危崖如削鐵,橫列截前路。間道無可尋,陡壁孰能赴。地絕天為通,神扃在雲霧。初時貿貿行,心疑仆夫誤。黑箐叢篁間,線道屢盤互。攀躋過木杪,始見洞穴露。其深三四丈,其廣十餘步。恰從嶄絕處,橫穿一罅度。圓若城關門,兩頭俯煙樹。地迥去天近,日出光早熙。關名曰照陽,應補酈生註。”

歷史上茶馬古道經過的照陽關大洞,位於現在的靖西往那坡公路方向的左側。洞高八、九層樓,有3個籃球場那麼大。洞的東西兩邊,各砌有一道石墻。石墻長約六、七十米,高約3米,厚約1.5米,靠右的一邊留有石門,墻體上留有槍眼,看得出這是關卡的防衛墻。

在當年茶馬古道橫跨百色境內的各個隘口或驛站,不論是與橫山寨毗鄰的平馬鎮,還是“南天國”國都安德鎮,或是中越邊境口岸龍邦鎮,還是在祥周的蓮塘橫山,都堆疊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散發出濃鬱的文化氣息。

據有關方面的專傢介紹,茶馬古道不僅是一條商貿大道,也是一條傳播文化的走廊。史書記載,茶馬古道南路東端的橫山寨,在南宋時不僅具備商埠的功能,還是一個文化轉運站。大理“每賈人至橫山,多市史記、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本草、王叔和脈訣、千金方等書”。南來北往的商旅,帶著各種思想、信息和文化來到橫山寨,這些思想、信息和文化在這裡碰撞、交流、融合,濃鬱的商業和文化氛圍不斷蔓延。漢族的先進文化就是經橫山寨沿著茶馬古道這條文化走廊,源源不絕地傳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響瞭西南地區乃至東南亞各國人民的生活。

茶馬古道的文化傳播功能是多方面的。中國西南地區的壯族、傣族、佈依族,與東南亞一些國傢如越南、泰國、緬甸等國的人民,在飲食、居住、衣著以及生活習俗方面,都有著許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這可能也是這些地區人民的飲食、居住、服飾等文化,通過茶馬古道,長期互相交流、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的結果。

專傢有一句話:茶馬古道因南宋的建立而興起,也因南宋的滅亡而衰落。元朝滅南宋並統一中國後,北方傳統的絲綢之路重新啟動,江南一帶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又可以直接運抵渭河流域,經河西走廊出口西域,再也不必繞一個大彎,經西南的茶馬古道出口西域瞭,從此,茶馬古道由輝煌走向衰落,失去瞭“亞洲大陸歷史上最為龐大的商貿大道”的地位,由一條橫貫南中國,連接東南亞各國或西亞國傢的亞洲大陸歷史上最為龐大的商貿大道,變成瞭一條區域性的商業道路。茶馬古道雖然沒有瞭昔日的龐大和繁忙,但還作為區域性的商貿大道,仍然發揮很大作用。西南地區的商隊、馬幫一直在這條古道上行走。直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田陽那坡至雲南富寧的公路修通後,茶馬古道才完全沉靜,無人問津。

(作者:右江日報社記者)

南宋茶馬大集橫山寨

李輝南靜電機推薦

在今田東縣境,南宋時有一茶馬大集名曰橫山寨,為當時桂西著名的商貿集市。山寨用黃土築成城墻,今仍有一段殘存,成為橫山寨歷史的見證。

今田東縣於唐(代)武德5年(公元622年)始設橫山縣。之所以叫橫山,是因為右江河谷這一帶的平原上隆起一堵土山嶺。這山嶺起於田東縣平馬鎮小龍村,經祥周鎮的甘蓮、九合村,一直綿延至新洲村,橫亙在河谷平原上,故取名橫山。橫山寨就座落在橫山山嶺的環抱中。

唐朝時期,全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宋朝時,南方的經濟已經超過瞭北方,大批北方人南遷,漢壯人民共同開發南疆,桂西經濟迅速發展,村屯相望,糧蔗豐產,商貿興盛。橫山寨得地利,右江水運上至田州、泗城府各地,下達邕州、梧州,陸運交通可至大理、黔西南、歸順、交趾,為水陸交通之中心,使其成為貿易商品的集散地,各族交流的中心。南宋時,金國、西夏國及隨後之蒙古政權長期與南宋敵對、戰爭,南宋失去瞭來自北方的軍馬供應,隻能轉從大理及廣西南疆收購軍馬,以供戰爭之需,因而火急火燎地在邕州之西開設馬市,並設軍事行政單位橫山寨,管轄這一帶的十多個州縣,其轄區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

橫山以馬市最為繁盛。南宋在寨中專設貿馬司,官員1人,士兵2?3人。春秋二季均赴大理,動員官員、商人驅趕馬匹至橫山寨貿易,入市之良馬名為大理駿駒,俗名滇池駒,色紫雄健,可日行五百裡。特產馬有羈糜馬,此馬矮小性馴,善走山路,是為今德保靖西一帶矮馬之祖宗。馬市以購軍馬為主,多為官貿,亦有商人買賣。寨官專劃東郊的一片坡地草坪作馬匹貿易市場,名之馬坪,壯語稱之“坪馬”,此稱呼留傳下來,終演變為“平馬”之稱,為今之地名。

橫山寨貿易場的商品交流極為繁盛。這裡聚集著大理、黔西南、交趾、廣西的商品特產,種多、質優、物美、價廉。貨主從四面八方用馬馱、船運、筐背、肩挑將商品匯聚至圩場,擺攤買賣,熱鬧非凡。

主要的商品有:

披氈:大理產,長約3丈,寬1.6丈,白天作衣坡肩,夜臥可當鋪蓋。

蠻刀:雲南產,輕巧鋒利,褐皮為鞘,金銀絲飾把,朱皮為帶,多背肩上,也有背或插腰側。

甲胄:雲南產,象皮制成,上以黑漆,掩心、護項,披膊大小配制,堅固、美觀、輕巧,戰士、拳師喜購用。

長鳴雞:矮小肥壯,羽毛華麗,聲音圓長,一鳴一刻,為時興珍禽,一鳴值白銀一兩。

葉茶:烤、炒制加工,茶尖、磚茶、白毫茶、苦丁茶、甜茶、包裝、散賣皆有,滇茶、桂茶、各有特色,陳列此關,尤以甜茶稱著於世。

山珍:果子貍、穿山甲、蟒蛇、麝香、熊膽、虎骨、山瑞、猿猴、蛤蚧、各色各樣,暢銷內地。

壯錦:厚實絢麗,紋飾圖案精美,背心、背帶、花鞋、繡球、帽子、袋子,品色多,成交量大。

麻佈:質細輕軟,薄巧涼爽,為夏衣最佳衣料。

禽畜:專設牛市、豬行。黃牛、水牛、黑豬、花豬、花貓、白豬、七裡香豬,均大量上市,運銷各地。

農產品:白米、紅糖、八角、水果、木材、藥材等,量多銷旺,是長年交易的大宗商品。

橫山寨是當時南宋極其龐大復雜的商業道路??茶馬古道南路的東端起點。南宋朝廷每年要在橫山寨馬市購買戰馬1500匹至3500匹,加上民間的需求,橫山寨馬市每年馬匹的貿易量達4000匹之多。這些馬匹大都來自西南的大理、自杞、羅殿、特磨道等番國。這些番國用馬匹與南宋交換茶葉、絲綢、鹽巴、瓷器、銅器、書籍等商品。江南的商品經洞庭、湘水、靈渠,下漓江、鬱江進入右江河道,船運到橫山寨,再從橫山寨渡河,經德保、靖西、那坡,雲南的富寧、昆明到達大理,再延伸到麗江,出緬甸、印度直至西亞,這些地方的馬匹和別的商品也經過這條線路運抵江南。這樣,南宋開辟瞭一條通中國大西南的絲綢之路,即茶馬古道。橫山寨成瞭南來北往的貿易中心,商賈雲集,興旺、繁榮起來,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茶馬大集市。

橫山寨不僅是著名的馬市,繁榮的桂西貿易中心,也是民族交往的橋梁。壯族、漢族、白族、佈依族、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哈尼族、交趾人,常在寨中顯現他們的身影,展示各族絢麗的服飾,傳播著各族的語言,他們友好相處,論貨議價,呈現民族團結,共同發展,共同興盛繁榮的景象。

(作者: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原歷史系主任)
B79D1650E4FC69BD
arrow
arrow

    sim820gq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